【湘乡城南龙氏】湘中首修支谱序
国家有史,省、县、地方有志,每一姓氏是国家各民族组成的一部分。各姓的历史谓之谱。任何一姓的祖先在各个历史时期对国家和民族都有一定的贡献,故谱之不可不修也。我龙氏自东汉零陵太守伯高公发祥于吴楚之区,昔人论之详矣。迄宋评事官通方公于建隆之庚申,由茶陵迁中湘之七十四都,建祠于木通榜塘。又历三世瑞、宣二公于天圣元年再迁湘乡城南太和坊太极道院之旁,此吾湘乡族之始祖也。至元末兵燹避散,明初彦祖允清公卓卓独守故园,子发富贵禄俊四房之云仍。嗣后科名蝉联,簪缨云起,瓜瓞蕃衍,当时有龙半洲之谣。龙姓在湘乡推为望族,并久盛不衰,故自古湘乡称为龙城,此非先祖之盛德所致欤?我族自康熙庚辰,文孺祖本其父子成祖之遗稿重加搜钉,卓具体裁,是为一修;乾隆辛卯右赞、执亭二祖续之是为二修;嘉庆戊辰三峰祖续之是为三修;同治乙丑星伯祖又续之,是为四修;民国丙辰振甲叔又续之是为五修。此乃先辈留下的珍贵族史。考一至五修,其间隔年度少则三十七年,多则七十四年,然五修距今已八十四年矣,盖因时值社会制度不断变更,历经日寇入侵、八年抗战、三年内战,幸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新中国,既治国伤,又理民生,社会方得安定。当今海晏河清国泰民安,香港、澳门相继回归祖国怀抱,举国呈现一片欣欣向荣、蒸蒸日上之势。但由于时势变迁,旧谱毁弃,所存无几,族会消失,宗念淡化,故谱帙之未续,传统之未继焉。然五修以来,我族人丁迅猛增加,星罗棋布,全国各地乃至海外、广大族众续修谱帙之望弥切。为便于居远地之族众及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寻根清蒂,提供本源资料;为弄清血缘关系,避免近亲结婚,实现优生、优育,我们乘祖国繁荣昌盛政策开放之时,集房族志同意合之士,发出修撰地域性综合族谱之倡议。此举迅速得到广大族众的热烈响应和积极支持。于是我们成立了修谱委员会。可是原有谱帙经战争年代几乎毁光,无法着手。幸富喜父子精心保藏五修一册,故本次赖此资料,方得完成。又由于宗族分布太广,未及外调,故此谱尚有仕富公房、仕贵公房及仕禄公下之发房、裕房、恩房、鼎房、鼐房、炳房、耀房、锡房、辇房、钧房、应濂房、应津房、文房下之宏陛房、添章公下之昭发房、仕俊公下之南房、西房、惟海房等派系及居住异地之族支,均未能邀请参加,实为遗憾。因此本谱不称六修,经过商讨,定名湘乡城南龙氏湘中首修支谱是也。本谱经全体工作人员发扬为族众服务的精神,经严寒酷暑之苦,沐雨栉风之劳,利用余热无私奉献,任劳任怨、沤心沥血,己卯年七月伊始,庚辰年九月终于圆满告成。从而延续了我族先人的历史,挽转了祖宗渊源难溯的趋势,发扬了人文文化的传统。春露秋霜,饮水思源,希广大族众不忘追远,前有古人,后有来者。瞻仰前贤,源远流长,祖德汪洋,宗功浩荡。展望未来,豪情满怀,祖国繁荣,日新月异,我族发展,人丁兴旺,承先启后,继往开来,则此谱之告成讵云浅鲜哉。
公元二○○○年庚辰岁季秋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