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长兴岛的历史沿革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
  巍巍横山不低头,
  历尽苦难赤心不改,
  历经沧桑更显风流。
  长兴岛历史悠久,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址在岛上分布很广。据大连历史博物馆1982年在长兴岛蛤碴地遗址和北洼遗址挖掘出土的石斧、石刀等文物表明,在距今至少五六千年以前,人类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到了商、周时期,这里的生产水平已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长兴岛大孤山山腰和横山峰顶集中连片的积石墓和多处出土的红烧土、陶片等文物,在向世人说明这个时期的情况。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300年,燕昭王置辽东五郡“以据胡”。长兴岛所在的复州地区归属于燕国辽东郡管辖。这是复州和长兴岛最早有明确记载的建制。残存至今的战国刀币、烧制砖瓦和岛上两座古城遗址,就是那个时期的印记。黄山石城遗址位于长兴岛的大孤山顶上,“唯南北有路可以攀临”。土城中间有点将台,南有古井,刻有“天王”字样。另一座古城遗址位于长兴岛沙包村北海,现仅存一段长4米、高2米、宽1.5米的北城壁。土城遗址周围曾出土过燕国时期的刀币、绳纹筒瓦和陶器残片。这两座古城遗址告诉我们,先辈们曾在这里有过政治、军事活动。
  (1)、长生岛
  公园前227年,秦始皇统一天下,复州暨长兴岛属秦辽东郡管辖。
  相传秦始皇为求长生,特派术士徐福带众人到海中寻求长生不老的仙丹妙药。他们找遍了蓬莱、方丈、瀛洲,蓬莱一位仙翁告之曰:“然百里之滨,有一海岛,其上有甘泉、海刺、棘枣三宝,食之,可祛病长生,尔等不妨趋往居之。”徐福身边一位高姓随从,偷偷地带了十余对童男童女,乘船费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这个海岛。上岛果然见到了海边石缝中涌出甘泉,饮之,甘甜爽口,神清气畅。又见满山遍野长满棘枣(山枣),红色味酸,食之,醒智益心。更见海中有大群游物,身上长满肉刺,食之,鲜美滑腻。久食,百病不生,逐名之为“海人参”。当时岛上真是“棒打狍子飘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于是,一行人便以此岛为家,生息繁衍,代代相传,多数人活到百岁以上。后来一外来者询问:“何以此地多寿者也?”岛人回之曰:“只缘身居长生岛”。从此,这处“海中之洲”,便得名为“长生岛”。
  近代诗人张时和有诗可证:“长兴自古号长生,玉液琼浆海上倾。”
  (2)、镇山岛
  秦朝灭亡,楚汉相争,霸王别姬自刎于乌江,汉高祖刘邦在公元前206年称帝,汉高祖十二年,西汉王朝在幽州辽东郡设置文县,长兴岛属文县辖治。东汉时期,改文县为汶县。
  西晋末年,中原北方政权藩属的高丽逐渐强大起来,并于公元404年占据了辽东,长兴岛也为高丽人所占,岛内至今少还有“高丽坟”及那时的陶罐瓦片和石臼等可为佐证。
  大唐时期,唐朝军队灭掉了辽东一带的高丽,设立安东都护府。长兴岛属安东都护府积利州所辖。
  传说唐朝皇帝李世民东征高丽时,曾派大将尉迟敬德率兵进驻长兴岛,他在横山之巅建立了一座八面灯塔,用来指示过往船只。因为横山是复州邑的镇山,后来官府和船家又叫此岛“镇山岛”。关于唐太宗李世民、大将尉迟敬德、薛礼薛仁贵的民间传说,在这里有很多。
  公元919年契丹族首领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扩大疆域,将原渤海国扶余城(今吉林省农安县)的部分居民迁到今日辽南包括复州一带,设置扶州,后又改为复州,长兴岛属复州辖治,到了公元1031年又设置了复州怀德军节度使,辖治横山、德胜二县,横山县即包括长兴岛在内的原复州南部及西部地区,德胜县即今天的金州区。复州文人张时和在其《横山县》一诗中写道“薄游访古到长兴,闻说横山有古城,陵古变迁剩村落,烟波飘渺暮云平。”并自作注解:《盛京通志》横山县在复州南六十里,旧址无考。今按长兴岛横山北有土城,距城(指复州城)七十里,疑即其地”。按这位老先生的考证,横山县治所当在长兴岛无疑。
  (3)、景杭岛
  到了宋代,航海业进一步发达,乘船来长兴岛居住和贸易的人日益多了起来。许多游历山川的文人墨客来到这里,见这里“山清水秀,海碧天蓝,满山苍松翠柏,遍地奇花异草,百兽穿行于密林,珍禽长鸣于九天,锦鳞嬉戏于碧水”风光秀丽,景色奇美足以与杭州媲美。于是又管这里叫“景杭岛”。《中国地名大辞典》,详实记录了“景杭岛”这一名称的由来。
  (4)、长松岛
  南宋时,长兴岛又被称为“长松岛”。这在《中国历史地图集》中也有确切的记载。当时人们见这里松柏苍翠长青,尤其是松树高大茂密,就叫她“长松岛”。元朝建立之后,设立金、复州都护府,长兴岛属金、复州都护府管辖。
  明朝朱元璋于公元1371年,派马云、叶旺为“定辽都指挥使”。率军从山东蓬莱渡海收复辽东。后来,设立复州卫,此时无论官方和民间“长生岛”又普遍叫开了。明朝天启三年,努尔哈赤率军攻占复州,长兴岛人遭受了一次空前浩劫。
  (5)、长兴岛
  清王朝定都北京后,于1653年颁布了辽东招民垦荒奖励条例,号召山东登州、莱州二府居民到辽东地区开垦土地耕种,长兴岛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景色优美,吸引力很强,山东登州府、莱州府居民先后不少人迁进了这里,拉开了“闯关东”序幕。
  后经岛人商量定名为长兴岛,意思是永远兴旺发达。关于长兴岛名称的来历,还有一段神奇的传说。到了晚清,长兴岛又被当时的奉天府誉之为“长兴文明岛”。
  辛亥革命后,复州改为复县行政公署,长兴岛州判改为分治委员。中华民国五年又将长兴岛分治委员改称为县佐。驻地就在长兴岛。
  满清直到抗日战争时期,长兴岛驻过日本人,据说居住在塔山。1945年8月9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长兴岛划为复县长兴区、驻地也在长兴岛。
  1945年冬天长兴岛人民民主政权建立。长兴岛仍为复县长兴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长兴岛先后为复县第十区、第八区,后又改回长兴区。
  “公社化运动”,长兴岛划分为三堂、横山两个人民公社。1983年两个人民公社又改为横山、三堂两个乡人民政府。1996年并乡建镇,成立长兴岛镇。并成立大连长兴岛经济开发区。
  2005年省市领导李克强、闻世震、孙春兰、夏德仁等领导多次考察长兴岛,当年6月9日和6月24日中共辽宁省委、省政府相继做出了开发建设长兴岛的战略决策,大连市委市政府于2005年11月26日,设立了大连市长兴岛临港工业区管委会。2007年5月,交流岛乡划归长兴岛临港工业区的建制,自此长兴岛、交流岛、西中岛、骆驼岛、凤鸣岛五岛融为一体,成为最具吸引力、最具发展潜力的临港工业区。
  当前形势
  我区共有海岸线190公里,宜港岸线91.2公里,深水集装箱岸线70公里。中国港口专家通过多次论证,得出的结论是长兴岛是整个渤海湾里建港条件最好的地方,将是未来东北和内蒙东四盟重要的出海口。发展空间大,全区5个岛陆域面积35平方公里,60米等高线以下可用于建设的土地207平方公里,再加上造地15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能达到300多平方公里,大部分是荒地,开发成本低,发展空间广阔。国家即将将我区和辽宁沿海经济带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辽宁省委、省政府已经决定在长兴岛设立“辽宁特别经济试验区”,赋予特殊的权力,营造特殊的环境,承担特殊的使命。
  长兴岛聚集着世界的目光,成为中外客商竞相投资的热土。建区以来,共招商引资项目113个,其中超亿元的大项目23个。全球排名居第六位的造船企业--韩国STX集团落户长兴岛,目前确定的在长兴岛的投资项目累计超过30亿美元。项目实施进展顺利,第一条船已于2008年12月下水。全球排名第四位的化学品承运商--新加坡万邦集团投资7亿美元的造船和海洋工程项目以及占全球集装箱市场份额70%的中集集团投资12.5亿美元的海洋工程项目已正式签约入驻,同时,中国的中石油集团已经确定在长兴岛建设1000万吨级炼油厂和100万吨乙烯项目,目前,前期工作进展顺利。除上述项目外,新加坡最大公用事业公司的胜科集团,中国国电电力集团,日本的最大工业气体生产商大阳日酸株式会社也同长兴岛临港工业区签订了投资协议。随着STX、万邦、中集、中石油等重大产业项目的入驻,奠定了长兴岛临港工业区产业发展的框架,奠定了地区发展的档次,形成了临港工业区的临港产业特点,有力地推动了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凝聚了配套产业的发展核心,产业的集群化发展态势已经显现。规划在长兴岛建设的大连船舶配套产业园已有23家企业入园并开工建设。日本工业园、韩国工业园已有45家企业签订入园协议。目前已经同长兴岛临港工业区签订投资协议的外资项目累计总投资达到78亿美元;未来5年的时间内要执行完800亿元人民币的内资合同。
  

族谱资料

【6646号谱】族谱资料(总2093号) 族史略叙
【6646号谱】族谱资料(总2094号) 祖茔墓地
【6646号谱】族谱资料(总2095号) 辈分字派
【6646号谱】族谱资料(总2096号) 源流传说
【6646号谱】族谱资料(总2099号) 历史沿革
【6646号谱】族谱资料(总2100号) 自然状况
【6646号谱】族谱资料(总2101号) 迁坟祭文
【6646号谱】族谱资料(总2360号) 族谱资料